随着数字化生活普及,网络成学生学习与生活必需,但网络诈骗、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滋生,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成新时代青年核心素养。为强化学生对网络安全风险认知,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,我校近期开展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,守护青春成长空间”主题系列教育活动。活动通过主题班会、手抄报评比、户外宣传等形式,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创作,提升了学生网络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。
在主题班会环节,学校以班级为单位,由班主任牵头,围绕“网络诈骗防范”“个人信息保护”“健康上网习惯”三大主题开展教学活动。为避免理论讲解枯燥,班主任提前搜集高发校园网络诈骗案例,如“虚假购物退款诈骗”“游戏账号交易诈骗”“冒充老师收取费用诈骗”等。同学们剖析诈骗手法、话术陷阱及防范要点,更直观深刻认识网络风险。同时,班会设互动讨论环节,学生们结合案例分享网络安全隐患、探讨应对方法。“案例 + 讨论”模式让理论知识更易理解,使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安全学习,筑牢网络安全理论防线。
为巩固学生网络安全学习成果,学校学生处组织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手抄报评比活动,倡导学生用文字、漫画、插画等形式呈现所学知识,实现“以创促学、以学促用”。活动启动后,各班级学生积极响应,课余时间查阅资料、构思绘制,完成众多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、设计精美的手抄报。作品形式多样,有漫画还原网络诈骗场景的,有文字梳理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的,也有插画传递健康上网理念的。评比结束,优秀手抄报在校园宣传栏集中展示,既为学生提供展示创意的平台,又让全校师生再次学习网络安全知识,实现“一人创作,多人受益”。
为发挥学校在社会网络安全宣传中的作用,辐射网络安全知识,学校组织部分学生代表前往哈尔滨市劳动公园开展“网络安全知识进公园”海报宣传活动。活动前,学生们整理知识要点制成宣传海报。在公园内,学生化身“网络安全宣传员”,向市民、游客发放,结合海报讲解网络诈骗套路、个人信息保护技巧和健康上网重要性,耐心解答市民提问。此次户外宣传活动,锻炼了学生沟通能力,传递了网络安全知识,展现了学校学子的责任担当。
此次系列网络安全教育活动,是学校落实“立德树人”任务、推进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,通过“理论学习 + 实践创作 + 社会宣传”模式,提升了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我校未来将持续创新网络安全教育形式,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,丰富教育内容与载体,为学生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助力其成长为有网络安全素养的新时代青年。